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投稿信箱:dywmb@sina.com
首页 » 理论访谈 » 正文

切实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

发表时间:2016-08-18 11:27:00    来源:

  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

  中共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莉珺

  按照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作为市委常委,要在“七一”前后在所在部门讲一次党课。今天,我想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为题,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 精准把握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大场合、重大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和极大丰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科学论述,是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当前,我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三原”学习法(读原著、原文、悟原理),让全体党员精准把握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把握新起点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包含了以下重要且基本的理论观点:

  1、关于坚持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理论基石,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根本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圭义根本方向,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他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妁根本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是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始终坚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政治主题,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核心点。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他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这些,就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要始终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还提出了“文化自信”),排除和纠正各种错误思想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伟大宣言,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展望中国未来发展前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在进一步阐述党的十八大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他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来实现,中国梦必须造福全体中国人民,中国梦的深远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乎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靠实干,靠全国人民辛勤劳动。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对世界也具有吸引力,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中国梦的重要论断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成功地转化成了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从而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成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

  4、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行动纲领,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基本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新鲜经验,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定的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和举措。

  5、关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科学判断,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聚焦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分析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论断,要求全党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他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阐述了新常态给中国带来四个新的发展机遇,即: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仍然可观;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6、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基本原则,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集中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鲜明地提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三个事关”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个关乎”,即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论断,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肯定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他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判断和工作措施上来,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能片面地理解“不争论”,更不能以“不争论”为幌子躲避矛盾,当“好好先生”,当“绅士”,“过于爱护自己的羽毛”。要组织力量批判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以及质疑改革开放等错误思潮。他系统地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7、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执政理念,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他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改善民生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国情而提出过高目标,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他强调要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进平安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打牢社会和谐的基础。

  8、关于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发展理念,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着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9、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治国方略,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着眼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方略。他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管和协调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10、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重要观念,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加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11、关于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对外战略,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战略点。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努力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许多重大外交战略策略思想。引领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和开拓期,创造了良好的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

  12、关于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强国防和军对建设的重要观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的军事思想,是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的重要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进入新起、点新阶段的条件下,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大课题。

  二、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努力开创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抓好贯彻落实,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述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话包含的12个基本的理论观点,其中有2个是和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直接相关联的,即“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观点”和“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观点”。由此可见,习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极度重视。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员,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年来,丹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工作都走在了镇江乃至全省的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还存在短板,有些工作与苏南一些先进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当前“全民创业 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工作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我想要树立以下4个方面的意识。

  一要坚守“三主”定位:即守好主战线、抓好主阵地、当好主力军。“三主”定位,就是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的一支主力军,这一新定位,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坚守“三主”定位,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发展蓝图,紧紧围绕中国梦江苏新篇章和建设“强富美高”新丹阳目标要求,既当好宣传员、围绕中心“鼓”与“呼”,也要当好建设者、站在中心闯和干,为实现中国梦注人强大正能量。

  二要突出“三本”思路:即突出根本、强化基本、树立样本。突出根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时时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放在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中去考虑、去思量、去谋划、去检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会真正实现“有为、有位、有威”。强化基本,就是要扭住基本任务、重点工作不放松,基本任务包括理论、舆论、文明、文化、队伍建设,重点任务每年有所不同,今年要着重抓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等工作。强化基本既要重点突出,叉要整体推进;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叉要着眼长远夯实工作基础。树立样本,就是要抓典型带一般,善于选树一批先进人物典型,抓好一批示范性、引导性项目,重点要宣传好“争先创优”典型、“江苏好人”、“镇江好人”,推广一批基层典型经验、好的做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圃。

  三要把握“三向”要求:把握理论方向、把准舆论导向、把好价值取向。把握理论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灵魂和方向。理论武装工作,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有效引领社会风尚、社会思潮。把准舆论导向,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要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要努力实现舆论引导与传播效果的有机统一,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有机统一,不断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把好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文化工作要注重价值取向,树立文化民生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生产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文明创建工作要注重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中,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要依靠“三层”力量:依靠上层、协调中层、激活基层。依靠上层,就是保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责任制,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努力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得牢、跟得上、贴得紧、抓得实”。协调中层,就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发挥作用,协调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宣传文化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纵向与横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沟通联系,不断增强宣传文花战线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努力形成统筹有力、协调通畅、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宣传部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激活基层,要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努力在政策和投人上更多地向基层倾斜,把思想教育、文化服务资源更多地向基层投放,把工作体系、工作网络、工作触角更多地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扩大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汤 鹄